污水廠水質化驗室需要哪些儀器試劑?全面解析檢測配置標準
2025.08.01 瀏覽量:32 次
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效果需通過科學數據驗證,水質化驗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手段。根據《GB 18918-2002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污水處理廠必須對至少12項基本控制項目進行監測,包括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懸浮物(SS)、氨氮、總氮、總磷、pH、色度、糞大腸菌群數等。這些數據不僅關乎出水是否達標,還直接影響工藝調整與環保驗收。

化驗室檢測COD需要哪些設備和試劑?
化學需氧量(COD)是衡量水中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關鍵指標,常規檢測采用重鉻酸鉀法(GB 11914-89)。所需主要儀器包括:COD消解儀(溫度控制在165℃±2℃,消解時間2小時)、分光光度計(波長600nm或620nm)、移液槍(精度0.1mL)、比色管(25mL具塞磨口)。配套試劑有:重鉻酸鉀標準溶液(0.25mol/L)、硫酸銀-硫酸溶液、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等。部分現代化實驗室已采用預制試劑,提升檢測效率與安全性。
BOD?檢測如何配置儀器與培養條件?
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的能力,檢測依據《HJ 505-2009 水質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測定 稀釋與接種法》。核心設備為BOD培養箱,需恒溫控制在20℃±1℃,并具備防震與密封功能。配套儀器包括溶解氧測定儀、BOD培養瓶(300mL)、稀釋水制備裝置。試劑方面需配制接種稀釋水、營養鹽溶液(含磷酸鹽、鎂鹽、鈣鹽、鐵鹽)等。檢測周期為5天,對環境穩定性要求極高。
氨氮、總氮、總磷檢測分別需要哪些儀器?
氨氮常用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需用到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氨氮蒸餾裝置、pH計及納氏試劑(含碘化汞、碘化鉀、氫氧化鈉)。總氮檢測依據《HJ 636-2012》,需堿性過硫酸鉀消解后,在220nm和275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因此需具備紫外分光光度計與高溫高壓消解爐(120℃以上)。總磷采用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 11893-89),儀器配置與COD類似,但需專用磷試劑(抗壞血酸、鉬酸銨、過硫酸鉀等)。
常規理化指標檢測需要哪些基礎設備?
pH值檢測需精密pH計(精度±0.01),配備溫度補償電極;懸浮物(SS)測定需電子天平(精度0.1mg)、烘箱(105℃±2℃)、抽濾裝置及0.45μm濾膜。色度檢測采用稀釋倍數法(GB 11903-89),需比色管、容量瓶(100mL、1000mL)及標準色列。糞大腸菌群數檢測依據《HJ 347.1-2018》,需恒溫培養箱(44.5℃)、多管發酵裝置或濾膜計數器、乳糖蛋白胨培養基等。
污水處理廠化驗室完整配置清單示例
檢測項目 |
主要儀器設備 |
核心試劑/耗材 |
COD |
消解儀、分光光度計、移液槍 |
重鉻酸鉀、硫酸銀、預制COD試劑 |
BOD? |
BOD培養箱、溶解氧儀、培養瓶 |
接種液、營養鹽溶液 |
氨氮 |
分光光度計、蒸餾裝置 |
納氏試劑、酒石酸鉀鈉 |
總氮 |
紫外分光光度計、高壓消解爐 |
堿性過硫酸鉀、鹽酸 |
總磷 |
可見分光光度計、消解儀 |
鉬酸銨、抗壞血酸 |
pH/SS/色度 |
pH計、天平、烘箱、比色管 |
標準緩沖液、濾膜、容量瓶 |
糞大腸菌群 |
培養箱、顯微鏡、濾膜裝置 |
乳糖蛋白胨培養基、EC培養基 |
贏潤集團研發生產的ERUN系列污水處理廠實驗室水質檢測儀器器皿附件是專門針對污廢水處理廠(站)水質日常分析化驗而設計的解決方案,污水廠水質化驗室設備主要可檢測參數包括污水基本控制項目COD、BOD5、SS、油、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總氮、氨氮、總磷、色度、PH、糞大腸菌群數等。廢水處理廠實驗室檢測儀器不僅包括臺式、便攜式水質測定儀主機,而且還包括消解儀、比色管、培養箱、試劑、移液槍、容量瓶等器皿附件。
污水廠水質化驗室需要配備多種儀器和試劑,以滿足日常水質檢測的需求。這些設備和試劑的選擇應根據國家標準和實際檢測需求進行配置。同時,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實驗過程的安全和數據的準確性。選擇合適的儀器和試劑,不僅能夠提高檢測效率,還能保障水質安全和環境健康。